江山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山水丨江山如此多娇
TUhjnbcbe - 2021/7/13 16:01:00

游历着祖国的大好河山,尽享自然万物的诗意风华。山水画,自古以来都是文人墨客对艺术的极致追求。寄情于山水,感受着大自然的*斧神工。

山水画

山水画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到五代、北宋时趋于成熟。主要以山川自然景观为描写对象,秉承着“以山为德、水为性的理念,让观者身临其境,足不出户便可游历天下,神游于山水林泉之间。

北宋是一个文化思想空前绝后的朝代,经历了唐末、五代十国的战乱割据,宋朝建立后为避免出现旧况,实行"崇文抑武"的国策,对文官加以提拔,提倡儒学。尤其是到了宋徽宗赵佶一朝,以倾国之力去实现自己极致的艺术追求,将宋代美学推动到了一个文明高峰。要求绝对的单纯,喜欢方、圆、素面和质感。宋汝窑就是最大的典型,汝窑瓷的光泽是内敛、含蓄的,如丝绸般柔和和玉石般温润,釉层莹厚,有如堆脂。

而山水画在宋朝也发展到了巅峰时期,成为中国画的第一大类别、第一大题材,被誉为”国画“一直延续至今。在宋朝这个艺术高度发达的朝代,为了追求画学的高度,南北两宋都建立了制度完善的画院,特别是在宋徽宗赵佶的参与下,宫廷画院被列为百工之首,将绘画纳入科举考试,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画家。因此,山水画在宋朝的兴盛是一个水到渠成的事情。

“君子之所以爱夫山水者,其旨安在?……今得妙手,郁然出之,不下堂筵,坐穷泉壑,猿声鸟啼,依约在耳,山光水色,滉漾夺目,斯岂不快人意,实获我心哉!此世之所以贵夫画山水之本意也。”

世人钟情于山水画,正是因其能让人身临其境,在画中神游,让山水慰藉疲惫的心。“江山千里望无垠,元气淋漓运以神”,江山社稷一直以来充当着帝王的代名词,也是权力的象征。从乾隆皇帝诗中可以看出他对千里江山的感叹,除了有青绿山水画登峰造极之作的鉴藏之爱,还有作为坐拥千里江山君王的傲视寰宇之志。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一思想也深深的影响着后代世人,从而对山水画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此次,江家窑推出新品,在原有的汝窑基础上,大胆创新,将宋朝两大巅峰之作融汇一体,将山水画绘于釉上,入窑烧制成一体,即能品味到汝瓷温润如玉的质感,又能领略到山水画所给人带来的心旷神怡,给人带来“手握江山”之感。

而采用原矿料,能够更大程度上地保证釉料发色的纯正,坚持原土原矿制作古法铁胎,配以名贵玛瑙入釉,而玛瑙的主要成分是由二氧化硅(SiO?),在还原气氛中经过化学反应在釉中产生气体。因此,釉下才形成‘廖若晨星’的气泡。汝瓷,温润如玉的质感,结合优雅端庄的青花和凝重华丽的釉里红,这不仅仅是对古人文明的致敬,也是对现代审美的一大创新。这三者每一次叠加都是历史性的超越,挑战高难度,做好江家窑陶瓷,讲好景德镇故事。

智者乐山,仁者乐水。作为新时代中国新青年,我们要响应号召,打好‘青山绿水’保卫战第一枪。习大大说:“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因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我。

1
查看完整版本: 山水丨江山如此多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