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卷一开头耸入云间的山峰
北宋有过两幅鸿篇炬迹,
一幅是《清明上河图》,
一幅就是《千里江山图》。
有人说,这两幅画,
一个现实,一个理想。
一幅是中国古代社会全盛时期的真实写照,
一幅是中国文人理想世界的缩影。
可大名鼎鼎的《清明上河图》,
长度并不及《千里江山图》的一半。
当年,宋徽宗为了培养绘画人才,
创办了一所专门
培养画学生的学校——“画学”,
相当于官办美术学校,
王希孟就曾是这儿的学生。
那些从画学里出来的尖子生
可以顺利进入翰林图画院,
王希孟毕业后则被分配到了
文书库去抄账、编目。
年少气盛的他自然心有不甘,
频频作画进献,希望引起徽宗注意。
或许是被希孟的执着勤奋打动,
徽宗便对其亲自教授。
在*和三年(公元年)闰四月之前,
王希孟花了不到半年的时间
绘就了这幅《千里江山图》,
少年的气盛、欲望,
全数化作十二米青绿山水。
徽宗收到此画惊喜极了,
赐给了很是器重的大臣,
也是他艺术上的知音——蔡京。
于是才有了上头那段题跋,
让世人还能从短短几句中了解王希孟的一二。
《千里江山图》就此成为这位
天才少年唯一传世的作品。
“青绿”,是中国绘画的一种传统着色方法。
一般用石青、石绿等矿物质
为主要颜料,敷色亮丽,极具装饰性。
早在隋唐时期,展子虔、李思训、
李昭道等都很擅长青绿山水画。
《千里江山图》是典型的青绿山水作品,
也是宋代青绿山水中毫无疑问的TOP。
虽咫尺,仿佛天下山水尽收眼底。
若是在展厅边走边看,
你会发现,在任何一段
局部停下脚步,
都足以成为一张画。
画家充分利用了传统
中国画中的“三远”——
高远、平远、深远等多种构图方式,
令画中山峦江河的景致跌宕起伏,
富有强烈的韵律感。
千里江山图(局部)
画里的每一座山、谷、丘、
水都有着不同的模样。
形态各异的山石树木,随便截取一帧都好看
除了连绵山峦和浩渺江河湖水,
王希孟在山岭、坡岸、水际中布置、
点缀亭台楼阁、茅居村舍,
水磨长桥及捕鱼、
驶船、行旅、飞鸟等。
景物虽然繁多,
却丝毫没有乱了阵脚,
疏密中有变化,气势更是联贯。
▼
亭台楼阁
▼
茅居村舍
▼
桥
▼
鸟
你可翻转手机,细细欣赏
近十二米的这幅迷人青绿山水图。
▼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
故宫博物院藏
??翻转手机横向欣赏??
几十年来,
《千里江山图》一直深藏宫中。
即便是故宫内部研究人
员也很少能一睹画卷真容。
因为画卷上的石青石绿是矿物原料,
颜色很厚,年代久远太过脆弱,
一旦展开,画卷颜色容易剥落。
所以,《千里江山图》的每一次展开,
都需审慎决定、执行。
声明:本文来源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告知删除
月雅书画中国网编辑整理推荐
——月雅往期经典,点击以下链接直接阅读——
宋代折枝花鸟画构图程式剖析
石涛的伟大与媚俗
悖论董其昌:大师、淫棍和恶霸?
金农
精品《人物山水册》《二湘图》,亮瞎你的眼
齐白石早年《花鸟册》(老舍旧藏)
二十世纪最后的写意国画巨匠-汤文选先生画赞
十八岁的千里江山图,流传千古的绝唱,每一部分都是一副经典的山水画
看了陈巨来的原石印,你才知道印章到底有多美(高清组图)
不会被遗忘的大家——忆学仲先生(附高清作品集)
李鳝
《花鸟册》百图详解
八大山人的心路历程石鲁
写生册
国人看不懂当代水墨,就是不懂艺术么?
美的极致!——敦煌手姿(势)
敦煌早期彩塑的犍陀罗影响繆谷瑛
百花图集
巨献
张高清大图带你走进《清明上河图》中个人物造型细节
*宾虹“写”出来的花鸟(图)赵之谦印面60方,美醉了!
盈盈水间,脉脉不语
中国画中的水
陆俨少图式梳理——含陆俨少先生最全的写生作品
沉默的大师!去世七年后作品公诸于世,震撼整个中国画坛(附作品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