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肯定都知道“滥竽充数”这个典故,其中南郭先生混日子坑的那位齐王就是本文的主人公——齐宣王。大家肯定也都知道“四大美女”是哪几个吧?没错,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不过,知道“四大丑女”都是谁吗?可能知道的人就少多了吧!没事,百度一下就知道了,是嫫母、钟无艳、孟光、阮氏女,这不是重点,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嘛!重点是其中的钟无艳嫁给了一位国王成为了王后,而这位国君还能做到江山美人两不误,更为传奇的是,很多典故都出自于他身上。他也就是齐宣王。江山美人两不误又是怎么做到的呢?他身上还有什么典故呢?让我们一一道来。
一、以“滥竽充数”闻名的君王真的昏庸吗?
“滥竽充数”的典故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上》:“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愍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故事内容大家应该很熟悉,不具体描述了。只是说齐宣王这个人爱好声乐,尤其是喜欢听几百人的演奏团吹竽合奏,只不过因为混入了一个不会吹竽的南郭先生,被传为笑谈,齐宣王也因此被认为是爱摆排场,糊涂昏庸。实际上,这恐怕有点冤枉齐宣王了。
首先说爱摆排场。我们当然不能说这样一定没错,但实际上也反映了齐宣王当时在文化建设上的建树。齐国一直有开放包容的文化氛围,早在齐宣王之父齐威王在位时期就建了一座“稷下学宫”(后文还要具体介绍),广揽天下人才。到了齐宣王时期,他不惜斥巨资招揽天下各学派的文人来“稷下学宫”。这个“稷下学宫”中各个流派的人物,他们开展学术研究和文化交流,也经常搞一些文艺活动。而且先秦时期器乐已经比较发达,诸侯、大夫们搞一些大型器乐演奏会,实属正常,作为王公贵族应该不算什么过分的事。
其次说糊涂昏庸。客观的讲,作为一个君王,合奏团里混入了一个无用之人,需要亲自去辨别吗?君王有君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