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属于西药的一种,但凡是药,都会有其副作用。我们在使用前不仅要参考医生建议,更要结合自身体质情况,因为世界上最爱惜你的人,不是医生、也不是专家,而是你自己。
新冠疫苗,目前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没有显现副作用,但对一小部分人来说,却可能带来很大的伤害。
首先是年老体弱和有高血压、贫血等既往病史的人。
我父亲打完第一针疫苗一周后出现全身皮疹,头部包块凸起,去医院检查,服药后腿肿。
皮疹退掉后不久出现腿部疼痛,继而全身酸痛无力。一周后入院抢救被诊断为肾衰竭,尿*症。
医生诊断为药物伤害,但因为父亲同时还服用降压降脂药,无法直接判定是谁的副作用,也可能是药物合并副作用。
虽然目前经过透析暂时脱离生命危险,但是肾功能仍未恢复,而透析只能取代肾功能,长期使用反而会加速肾脏的萎缩和衰竭,目前准备用中医治疗,尽量保住最后一点肾功能。
因为父亲的病情,我去微博搜索了新冠疫苗副作用,发现尤其是年老体弱的出现率会明显增高。
轻微的比如发烧,贫血,肌肉酸痛,血小板减少,紫癜性皮疹,严重的有心梗、肾衰、脑出血等各种危及生命的状况。
第二类是孩子及易过敏人群。
因为孩子仍在发育阶段,对于药物的耐受力和免疫力都相对较弱。
虽然孩子不至于出现生命危险,但对于呼吸道、免疫系统的损伤还是会影响到发育和一辈子的健康。
我女儿是易过敏体质,在幼儿园接种疫苗时,曾发生全身发冷、呼吸困难等反应,后来慢慢演变成呼吸道感染,被判定为过敏性支气管哮喘,医生就开激素和过敏药治疗。
因为我有一些医学常识,知道这类药物虽然能暂时压制症状,但治不了病,还会对机体产生很大的副作用。
任何西药,虽然副作用可能暂时不显现,但*素在体内慢慢积累,难保以后会发生什么。因为人体的耐受力很强,身体不到临界点根本不会反应出来,而一旦身体出现状况,往往已经很严重难以挽回了。
所以如果孩子比较容易感冒、过敏,接种疫苗一定要慎重。
可喜的是,我们国家讲民主、尊重人权,因此卫健委针对疫苗的特殊性,一直提倡遵循“知情、同意、自愿”的原则,反对一刀切。
如果不接种疫苗,就更要注意个人防护,带口罩、勤洗手,尽量不去密集区域,减少外出,不给国家添乱。
这次从南京引发的疫情,已经说明了防护的重要可能更甚疫苗,因为病*不停在变异,但防护却是以不变应万变。
同时多运动增强免疫力,还可以用中药调整一下自己的体质,譬如病*喜欢湿,那么湿气重的就需要祛湿。
详情可以参照下文。
幽兰净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