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是中国封建历史中权力最大的女性之一,也是断送清王朝江山令中国腐败不堪落后世界的始作俑者,对于权力的贪恋驱使着她软禁光绪垂帘听*,还计划造帝扶植傀儡,年11月15日,慈禧在北京去世,去世之前她为自己的亲侄女铺平了道路以便隆裕将来能像她一样垂帘听*总揽大权,于是慈禧钦点3岁的溥仪为宣统帝,溥仪之父醇亲王载沣为监国摄*王,而之所以选择载沣的原因在她弥留之际也给了出来,载沣性格软弱,好驾驭。百年之后我们以今天的眼光再来审视载沣,是否真如慈禧口中一般是个傀儡的不二人选呢?
爱新觉罗·载沣,出生于年,是道光帝之孙,醇亲王奕譞第五子,光绪帝载湉异母弟,年,七岁的载沣世袭王爵成为第二代醇亲王。年,光绪驾崩,溥仪即位,载沣任摄*王,次年代理陆海大元帅,在清朝最后的三年里,载沣总揽**大权,可谓是实质上的最高统治者。年辛亥革命爆发,载沣被迫辞去摄*王,并于次年同意儿子溥仪退位,历史上多记载他为清王朝的葬送者,载沣也被称为清王朝最后的一位贵族。
载沣成名之时在十八岁,当时发生了这样一件事,年义和团扰乱北京,到处抓捕、杀害洋人及教民,德国公使克林德就在北京东单被他们杀害,而克林德是出生在德国波茨坦的贵族,德国方面强烈要求清*府惩凶、赔偿、道歉。懦弱的清*府于光绪27年派遣专使前往德国道歉,在头等专使大臣的人选上再三权衡后选择了载沣,原因有二,一是载沣与义和团于东毫无瓜葛,再者载沣为光绪胞弟,皇室宗亲地位显赫。年载沣一行前往德国致歉,但德国皇帝要求载沣行下跪礼,载沣义正词严据理力争,最终德皇只能收回成命,以鞠躬了事,此事之中载沣之大义可见一斑。
载沣在位的三年间,澄清吏治,罢黜袁氏,预备立宪,发展新*,整顿经济,可以说时做出了一些成绩的,但奈何当时的清朝已是病入膏肓且被北洋*阀分割的四分五裂,载沣之举收效甚微。他本人日常生活新潮,剪辫子开汽车用电话穿西装,行事规矩规律,待人宽厚谦虚和蔼,当年出入宫廷的美国医生曾这样描述他,缄默少语,相貌清秀,眼睛明亮,嘴唇坚毅,腰板笔挺,虽不及中等身材,但浑身透露着高贵。可见载沣绝非一般人物。
与封建时期王朝更迭不同的是,清朝灭亡之际并没有像前朝那样经历一番血雨腥风,而是平静地接受新*权的取代,在这一点上载沣是为革命提供了便利的;而且载沣是一个反对祖国分裂的爱国者,以至于后来清朝余*妄图复辟以及溥仪请他一同前往伪满洲国时他均断然拒绝,表现出了民族气节,*治胆识和魄力。载沣是当之无愧清朝最后的贵族,他贵就贵在能够深明大义明辨是非,近代中国的进步永远有他的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