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有云: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她”带来了希望,带来了生机,和煦的春风轻抚大地,宛如慈祥的妈妈抚摸孩子的脸颊,是那么的亲切、温柔。春风过处,青青的小草翩翩起舞,新绿的柳枝婀娜多姿,吐蕊的花朵蓄势待放……
让我们在诗词中体会春日之美吧!
——春雪
《春雪》
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新年都已来到,但还看不到芬芳的鲜花,到二月,才惊喜地发现有小草冒出了新芽。白雪也嫌春色来得太晚了,所以有意化作花儿在庭院树间穿飞。
——春雨
节选自《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好雨似乎会挑选时辰,降临在万物萌生之春。伴随和风,悄悄进入夜幕。细细密密,滋润大地万物。
——春风
《春风》
唐·白居易
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梨次第开。
荠花榆荚深村里,亦道春风为我来。
春风先吹开了京城花园中的早梅,继而让樱杏桃李也竞相绽放,令人感到生机盎然。春的来临同样也给乡村送去了欢笑,春风拂过,田野里开放的荠花榆英欢呼雀跃,欣喜地称道:“春风为我而来”。
——春柳
《新柳》
宋-杨万里
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
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
百尺长的柳条轻拂过清澈明净的池塘,柳色尚且还不是深青的,只是浅浅的*。柳条未必垂到了水中,是因为水中的柳影将它拉长了。
——春花
《古风·其三十八》
唐·李白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兰花大多早春开花,蕙兰要到晚春了。
孤独的兰生长在幽深的园子里,各种杂草一起把它掩没。虽然春日阳光曾将它关照,可秋月旋即升上高空,使它又陷入悲伤。秋霜雨雪打着翠叶红花,兰的生命怕是就要结束了!若无清风来吹拂,兰又能为谁而香呢?
——春燕
《迎燕》
宋代:葛天民
咫尺春三月,寻常百姓家。
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
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
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
燕子是吉祥的象征。
在近已咫尺的阳春三月,在一户普通的老百姓家中。为了迎接新一年里燕子的归来,不放下破旧的帘子把房屋遮蔽起来。一场春雨后燕子的翅膀上沾着丝丝的雨滴,土地里散发出一股淡淡的泥土香味,里面还混杂着雨滴砸落的花瓣。燕巢早已筑修好了,连小燕子都长大了,一人家一燕家两户家庭相伴着又度过了一个美丽的年华。
——春日
《春日杂咏》
明·高珩
青山如黛远村东,嫩绿长溪柳絮风。
鸟雀不知郊野好,穿花翻恋小庭中。
村东的青山远远望去,呈现出一片墨绿的颜色,就像女孩子用来描眉的青黑色的黛墨一般漂亮。一条长溪,溪水蜿蜒曲折地向着远方流去,岸边嫩绿的杨柳开花结籽,微风吹来,片片柳絮随风飘舞。鸟雀不知道郊野外如诗如画的风光这般美好,反而留恋那小小庭院,只是在院内的花丛中飞来飞去。
——春情
《浣溪沙·春情》
宋·苏轼
桃李溪边驻画轮。鹧鸪声里倒清尊。夕阳虽好近*昏。
香在衣裳妆在臂,水连芳草月连云。几时归去不销*。
李溪边停着一辆画轮车。鹧鸪发出“行不得也哥哥”的叫声时,就是倒酒于杯中与情人约会之际。晚照虽然美丽,但它已临近*昏的时候。体发香味留在衣裳上,信物套在手臂上。我俩好比那明沏的溪水浸着芳香的草儿,皎洁的月儿伴着那雪白的云儿。多少时候离去才不致痛苦悲伤。
——春景
《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千里江南,到处莺歌燕舞,有相互映衬的绿树红花。有临水的村庄,有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昔日到处是香烟缭绕的深邃的寺庙,如今亭台楼阁都沧桑矗立在朦胧的烟雨之中。
——春赞
《春宵》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春天的夜晚,即便是极短的时间也十分珍贵,花儿散发着丝丝缕缕的清香,月光在花下投射出朦胧的阴影。楼台深处,富贵人家还在轻歌曼舞,那轻轻的歌声和管乐声还不时地弥散于醉人的夜色中,夜已经很深了,挂着秋千的庭院已是一片寂静。
春宵一刻值千金的下一句并不是“从此君王不早朝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