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布为纸、以线当墨、以针做笔”
刺绣种类繁多,历史上流传下来的瑰宝也是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上次给大家分享了刺绣的种类以及存放在各地博物馆之中的刺绣物品,而如今各大秀场出现了充满中国风的作品。
刺绣,是在织物上用针穿引各色彩线所绣出的图画,今天继续给大家分享这些不仅传承历史悠久,更是充裕着民族文化气息的刺绣。
刺绣御制题桐荫玩鹤图挂屏
1.
湟中堆绣
堆绣是唐卡的一种,又叫剪贴、补花,是在布幔上用各色布块(绸缎)粘贴、堆砌的大小佛像和周围点缀的花卉图案。因出自青海省湟中县的塔尔寺而得名——湟中堆绣。
湟中堆绣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绣品起源于唐朝,到了明朝有进一步发展。自明朝嘉靖年间塔尔寺建成,塔尔寺堆绣便由此产生,经寺院僧侣艺人代代沿袭传承,成为塔尔寺佛教艺术三绝之一。
除了制作工艺的精细复杂,堆绣选料也极为讲究,质地薄而坚韧的绢,经过渲染后可做画面背景或底布;薄软光滑的绸多用来做花卉及人物服饰;质地既软又厚的缎,做花卉及人物服饰真;棉麻等,一般用来做底衬布;各种颜色的纯棉绣线,一般用来做叶脉、人物的五官、花蕊中的花丝等;羊毛或棉花,则用来做填充物,以突出作品浮雕效果和立体感。
2.
羌族刺绣
羌绣是在继承古羌人挑花刺绣的基础上演变发展而来的。主要分布在汶川县的两镇四乡(绵虒镇、威州镇、龙溪乡、克枯乡、雁门乡、草坡乡)刺绣的针法除多采用挑花外,尚有纳花、纤花、链子扣和平绣等几种。
男人喜着青色或白色头帕,穿自制的麻布长衫,外套一件无袖子的羊皮褂子,这种褂子可用来防寒、挡雨、垫坐。
妇女喜缠青色或白色的头帕,青年妇女常包绣有各色图案的头帕或用瓦状的青布叠顶在头上,用两根发辫绕作鬓;
一般冬季包四方头巾,上绣各色图案,春秋包绣花头帕,穿有花边的衣衫,腰系绣花头帕,系有花边的飘带。年轻女子还在脚腿上缠红脚带子。
3.
彝族(撒尼)刺绣
彝族刺绣,古称针绣,是用绣针引彩线,按设计的花纹在纺织品上刺绣运针,以绣迹构成花纹图案的一种工艺。
据考证,彝族刺绣可以追溯到三国以前,其中的服饰纹理与原始美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彝族手工刺绣讲究韵律和节奏,色彩或强烈或淡雅,充分展示出彝族刺绣的魅力,内容有图腾、传说、植物、动物、符号和文字等等,是彝族文化艺术的重要载体和文化表述。
4.
维吾尔族刺绣
维吾尔族刺绣最大的特点是在伊斯兰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和融入了汉满文化和佛教文化;在工艺上吸收了中华民族苏绣和京绣的一些针法;
在图案的选材方面,充满了吉祥如意、福寿文化的内涵,色彩鲜明饱满,针法质朴、稳重。
民族刺绣具有不同的民族文化气息与韵味,流传至今依旧能从这些刺绣作品中感受浓郁的人文气息。
每每看到这些绣品,无外乎是一场文化的视觉盛宴。虽然,中国的传统文化依旧有许多为人们所不知的,但别担心!跟着花花,带你畅游文化的海洋吧!明天精彩依旧~等你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