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当代意义中
TUhjnbcbe - 2022/12/25 23:55:00

来源:青海日报

原标题: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当代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成立周年大会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正是沿着这条道路,我国走过了西方国家需要上百年走过的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世界上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经济增长,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这是伟大的社会变革,对于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现代化道路,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与时代性。

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无数的仁人志士为了挽救国家危亡、实现民族复兴、增进人民幸福,提出了各式各样的救国方案,均无一例外以失败告终。在此时,中国迫切需要新的思想引领救亡运动,迫切需要新的组织凝聚革命力量。在各种道路、各种主义的反复权衡中,在各种*治力量的反复较量中,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开始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创立了中国共产*。中国共产*一经诞生,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经过百年征程,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中国共产*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自己开辟出来的,是在实践基础上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继承创新的结果。马克思主义的命运早已同中国共产*的命运、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它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来说仍然是完全正确的。正如列宁年在《我们的纲领》中指出的:“我们完全以马克思的理论为基础,因为它第一次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给这个科学奠定了基础,指出了继续发展和详细研究这个科学所遵循的道路。”这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与时代性。因为,只有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思想,才能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真正领会科学社会主义的一般原则,不断坚定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自信;只有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关于坚守人民立场的思想,才能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本质属性、现实依托和未来指向;只有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历史的思想,才能高度审视当今世界发展趋势和面临的重大问题,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彰显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世界意义等等。正是在这种意义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国共产*为什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中国共产*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打破了西方现代化模式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格局。

近年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国内外一些人由此产生疑问:有些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已经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不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现代化道路,而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背离与抛弃;有些人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不是搞社会主义,而是搞“资本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或“新官僚资本主义”,等等。事实雄辩地证明,这些言论都是完全错误的。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不是前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更不是西方化的资本主义模式,而是中国共产*领导中国人民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创造出来的、符合中国国情的、适应中国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它第一次打破了西方现代化模式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格局,第一次摆脱了西方的制度框架、*治模式和文明体系,第一次超越了依附发展、梯度进化、资本主导的宿命陷阱,第一次改变了“把全球化等同于西方化、把西方化等同于现代化”的思维范式,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以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等为主要特征的全面的现代化,体现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发展情怀。

早在20世纪50年代,我们*对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就开始了探索。年在第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出“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交通运输业、现代国防”的现代化目标。年,周恩来在*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关于工业、农业、科技和国防四个现代化的建设目标。*的十七大明确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确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表明中国共产*对于现代化的认识已不再仅拘泥于生产力和物质基础的层面,而是深入到上层建筑和思想文化意识形态的层面。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的十九大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又作出了分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明确强调到本世纪中叶要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些极大地丰富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涵,开启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

可见,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从一开始就不是单一向度的,不是社会某个领域的简单变革,而是全方位的、深层次的,是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过程中生成的,是一个将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其自身不断巩固、发展的价值原则的中国道路、中国方案。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宣言》中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同时,他们还指出,“资产者的假仁假义的虚伪的意识形态用歪曲的形式把自己的特殊利益冒充为普遍的利益。”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成立周年大会上也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这是在价值层面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区别于西方式现代化道路的显著标志。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创新选择,提供了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破解人类面临共同难题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如何实现现代化,实现什么样的现代化,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权选择适合自己的现代化道路,西方的现代化模式并不是唯一的选择。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中华民族拥有在多年历史演进中形成的灿烂文明,中国共产*拥有百年奋斗实践和70多年执*兴国经验,我们积极学习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欢迎一切有益的建议和善意的批评,但我们绝不接受‘教师爷’般颐指气使的说教”,绝不照抄照搬任何国家的发展模式。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简单地说就是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全面推进物质文明、*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又坚持改革开放;既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又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一种创新选择,具有深刻的世界意义。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为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提供了中国智慧。一些西方学者认为,资本主义的自由和民主已经成为人类统治的最后形态和人类意识形态进步的终点,世界将趋同于资本主义。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开辟,开启了人类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多元化时代,超越了历史终结论和西方中心论,创造了人类文明的新形态,昭示着一种以开放包容、美美与共为特征的新型文明观的出场,这与西方奉行的文明观是完全不同的。另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为破解人类面临共同难题提供了中国方案。“中国问题”既包括中国在改革开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呈现出来的本土化问题,也包括世界各国在推进现代化过程中形成的全球性问题。如今,面对这些诸如生态环境、资源短缺、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的传染性疾病等全球性问题,是开放合作还是封闭对抗?是互利共赢还是零和博弈?是携手应对还是固化隔阂?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已经关乎世界各国利益,关乎人类前途命运。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成功改变了现有的国际规则和全球发展理念,把和平发展、开放融通、合作共赢作为自己的鲜明标识,这对于世界各国共同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深化对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性的认识有重要的意义。

(史小宁,作者为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甘肃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责任编辑:王铉

1
查看完整版本: 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当代意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