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帝爱新觉罗·福临,清朝第三位皇帝,在位十八年。他的一生比较传奇与坎坷,不过也为康熙帝的继位创造了良好的局面。后人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不过深处深宫大院,又经历了*权乱世,他的选择也不一定是随心所欲的。
一、清关第一皇帝—爱新觉罗福临
顺治帝福临6岁的时候,皇太极驾崩。国不可一日无主,因此出现了很多争夺皇位的人。当时最有实力争夺皇位的竞争者有睿亲王多尔衮和肃亲王豪格,多尔衮是皇太极的十四弟,豪格是皇太极的长子。身为叔叔的多尔衮实力比豪格强很多。
但多尔衮上位,名不正言不顺,最终双方在沈阳故宫的崇正殿和议,立爱新觉罗·福临为皇帝。条件是睿亲王多尔衮和郑亲王济尔哈朗共同辅理国*。
原本与皇位无关的福临在孝庄的操作下,说服了多尔衮和豪格,让他们选择一个6岁的孩子做皇帝,因为这对他们俩个没有威胁。随后福临就开始了皇帝生涯,因为国家大事由多尔衮摄*,所以6岁的福临就成了傀儡皇帝。
顺治元年清兵入关,把清*府定都京城。此时的兵权、*权都掌握在多尔衮手里,直到顺治七年()*治权力都一直在多尔衮手中。顺治七年多尔衮出塞射猎,死于滦河。
二、顺治帝人生两阶段—挂名与亲*
顺治在位期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就是位挂名皇帝,徒有其名,并没有什么权利;第二阶段,就是睿亲王多尔衮死后亲*。从小就接受的帝王教育让他知道,权利的重要性,从多尔衮去世后顺治帝开启了他真正的统治之路。
从顺治登基之日起,清*府就正式创立。清兵入关定都京师,成为清王朝入主中原后的第一任皇帝,此时总揽朝纲的依然是摄*王多尔衮。当时清兵入刚关,*权的掌握不是那么容易,战争总是一触即发。
自顺治元年清*入关后战争就成为了常事。打李自成、南明、张献忠、李定国、姜壤以及镇压全国各地的起义运动,整个顺治朝几乎年年有大战。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反清复明就持续了多年。
顺治皇帝和皇太极、多尔衮和他的儿子康熙皇帝相比,他的存在感不是很大,但他确实有能力的帝王。多尔衮死后他提前亲*,此时他年仅14岁,却能独断朝纲,首先就做到了在*治上加强皇权,收揽人心。
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顺治下令“复用诸王”。多尔衮的*敌郑亲王济尔哈朗受到了提拔重用,一场清算多尔衮的大戏不断持续,郑亲王济尔哈朗为顺治去除多尔衮的势力,大学士刚林吏部尚书谭泰,亲王阿济格全部被杀。同时下旨命一切奏章“悉进朕览”,不再经过原辅*大臣济尔哈朗转呈。
在多尔衮去世后他为了让多尔衮的势力放心成为支持者,加封了很多哀荣。但却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除掉了多尔衮的势力,赐死众多之前依附多尔衮的大臣,没收了多尔衮的财产,接管了一直由多尔衮统帅的正白旗。从此正*、镶白、正白三旗就由顺治亲自掌握,曾为清朝定鼎中原立下了汗马功劳的多尔衮,最终暴尸荒野,给自己的结局画上了句号。
顺治九年,福临又下令停止诸王贝勒、贝子管理朝*事务,限制和削弱满洲贵族旗主的势力。稳定*局后剥夺了郑亲王济尔哈朗的一切权力。从此顺治完全掌控了前朝,加强了中央集权,将权力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
三、解除亲身母亲的限制—对抗孝庄皇后的满汉联姻
顺治帝亲*以后,还是会受到母亲限制。为了对抗母亲孝庄皇后,开始全力推崇汉化,不顾蒙满联合。满汉文化的差异也让顺治产生重用汉官的思想,他开始进行大胆的尝试和努力,感觉到满汉的和谐对维系统治的重要,决心改变各衙门奏事只有满臣没有汉臣的现象。
顺治帝是一个好皇帝,因为他看到了人民的苦难。为此他在稳定社会经济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努力。入关之初,虽然公布以明朝会计录征收赋税,但战乱之后,地荒丁逃,赋无所出。由于连年用兵,国库耗支巨大,已入不敷出。各直省钱粮缺额已至四百余万两,“赋亏饷诎”,出现了严重的财*困难。
顺治帝认识到“兵饥则叛,民穷则盗”的道理。他采取了一些措施稳定了社会经济,比较突出的有鼓励垦荒等*策。
顺治在位期间对整顿吏治甚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