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简称“浙”,省会杭州,浙江省东临东海,南接福建,西与安徽、江西相连,北与上海、江苏接壤。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浙江是吴越文化、江南文化的发源地。在悠久的历史下,其境内有距今年的河姆渡文化和距今年的良渚文化。截至年,浙江省下辖11个地级市,杭州、宁波为副省级市。其中,就常山县来说,人口超30万,隶属于衢州市,素有“四省通衢,两浙首站”之称。在历史上,常山县于唐朝时期建县,因为一座山而得名,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了。
一
首先,常山县,隶属于浙江省衢州市。在地理位置上,常山县位于浙江省西部、金衢盆地西部、钱塘江上游,地理坐标介于东经°41′51″~°56′50″、北纬28°49′47″~29°11′49″之间,与柯城区、衢江区、江山市、开化县、杭州市淳安县、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接壤。在此基础上,常山县素有“四省通衢,两浙首站”之称,这里面的“四省”指的是浙江省、安徽省、江西省、福建省,而“两浙”指的则是宋朝时期的两浙路,或者两浙东路、两浙西路。就常山县的历史来说,早在春秋时期,该地区为越国姑篾之地。战国时期,今浙江省常山县一带成为楚国的疆域。
二
公元前年,秦始皇嬴*建立秦朝。在郡县制下,今衢州市常山县一带属会稽郡太末县。西汉时期,该地区仍属会稽郡太末县。东汉末初平三年(年),分太末县设立新安县(县治在今衢江、柯城二区);建安二十三年(年),分新安县设立定阳县,县治设在前定阳乡三冈(今何家乡钱塘村一带),初属会稽郡,隶扬州。在东汉末年,定阳县的范围包括今衢州市区的西南部及常山、开化、江山和江西玉山及以西等地。三国这一历史阶段,魏蜀吴三国鼎立,今常山县一带成为东吴的疆域。
三
吴宝鼎元年(年),定阳县改属东阳郡;两晋不变;南朝梁陈时曾隶缙州,属信安郡。公元年,隋炀帝杨广这位皇帝在位时,定阳县并入信安县,隶东阳郡,今常山县一带属之。唐朝武德四年(年),分信安县再次设立定阳县,县治仍在定阳乡三冈。德八年(年),定阳县并入信安县,属婺州;咸亨五年(年),分信安在原定阳县地设立常山县,以县治南有常山(又名长山,即今湖山)命名。由此,就常山县来说,属于因为一座山而得名的情况,该建制始于唐朝时期,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了。
四
最后,北宋淳化四年(年),常山县属两浙道衢州;至道三年(年),常山县属两浙路;熙宁七年(年),常山属浙东路。至元二十八年(年),常山县隶浙江等处行中书省。朱远航建立明朝后,常山县隶浙江承宣布*使司衢州府。清朝取代明朝后,常山县属浙江省衢州府。到了8年,常山县直属于浙江省。年,常山县属金华地区。年7月,常山县属衢州市。截至年底,常山县总面积达.07平方千米,总人口约为34万人。对此,你怎么看呢?
文/情怀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