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讲讲穿着汉服去故宫的攻略,以及如何挑选一件合适的明制汉服。
北京故宫最初是明代皇宫
北京故宫是一个值得去很多次的地方。
比起故宫,我更喜欢称呼她为“紫禁城”。
元末明初邓雅诗中有“吟看碧嶂清江雨,梦绕红楼紫禁城”。
但是邓雅诗中的“紫禁城”指的是洪武十五年的南京紫禁城,是北京紫禁城的蓝本,可惜毁于战火。我们现在常说的“紫禁城”是明成祖朱棣于年开始建设,明代永乐十八年(年)建成的北京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统治后,紫禁城被称为“故宫”,后更名为故宫博物馆。
建筑即文物,沉浸其中如触历史
除了馆藏一百万件文物,北京故宫博物院本身的建筑群也是珍贵至极的文物。而行走在文物间,如触历史。
登临远眺,看江山无限。
开阔的视野能使内心更加中正平和。历史长河前,无人不渺小,但渺小如蚍蜉,有时也能撼动参天大树。
“俯仰不愧天地,褒贬自有春秋”。帝王心术学不来,来感受一番宽阔的视野也是好的。
冬日人少,可以静静地看紫禁城落日。红日落下,空寂辽阔,有种史诗般的壮丽。
春日更不用说,满园春色尽在其中:腊梅、杏花、梨花、海棠、丁香…
杏花
故宫的杏花有三处最为出名,寿康宫、坤宁宫和御花园。
去年天暖,杏花开得早,等我到了,寿康宫的杏花已经有败相了,于是去了御花园。
御花园有一面红墙,仿佛天然的画布:风拂花枝,在墙上作画,杏花疏影,印在红墙一角,意境悠远。
梨花
比起杏花,我更喜欢故宫的梨花。
寿康宫有两棵梨树,面对面的站着。每棵梨树的树冠,都与屋檐相接,仿佛一个天然的遮阳棚。
待得梨花开时,青白交错,白花将绿叶趁得更青翠,绿叶将白花比得更无暇,美得出尘。
红墙琉璃瓦下的花比自然生长的,少了分野趣,多了分雍容华贵的宫廷气,品味起来也别有一番韵味。
故宫有特展的时候,也可以穿汉服去凑个热闹,不过要做好人多排队的心理准备。
去年故宫“紫禁城里过大年”的特展,为塑造“年味”,复原了万寿灯,在宫殿里回廊屋檐下挂上了各色宫灯,正月里还在慈宁宫门口办了一场全国老字号的庙会。
第一次看年展时,我就和一群小伙伴们一起穿了明制汉服。上身穿的是一件浅*色金鱼藻井交领琵琶袖短袄,下穿白地四合如意纹的马面裙,马面裙有一道底襕,上面是仿织金工艺的装饰龙纹。
天气寒冷,为了保暖,除了在袄裙里塞毛衣外,我们还带了厚实的斗篷。
我在帮小伙伴扶步摇,另一位小伙伴在抓拍我们,一不小心拍到了“被歪果游客偷拍”的铁证。
第二次进宫看年展,依然穿着明制汉服,这次穿了“赐服”织金蟒袍,戴了全套头面。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穿着汉服去参观人多的特展,一定注意提着些裙摆,注意脚下安全,也避免影响其他观众的正常观展。
本文里出现的汉服搭配有:
交领琵琶袖短袄、马面裙
竖领斜襟琵琶袖长袄、马面裙
交领琵琶袖长袄、马面裙
织金圆领袍、织金马面裙、交领中衣
文中出现的汉服品牌:簪花阁、锦瑟衣庄、菩提雪、汉客丝路等。
文中出现的汉服摄影:若谷的龟池、白雪悦、边喆喆等。
文中出现的文物摄影:颜紫陌
感谢合影中其他小伙伴的授权。
文/颜紫陌